防曬是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傷害的重要步驟。不過,究竟睡前是否也需要擦防曬,仍然讓許多人感到疑惑。讓我們一起看看 Dr.W 怎麼說。
紫外線對肌膚的影響
UVA(長波紫外線)
UVA 幾乎一年四季都存在,能穿透玻璃和衣物,即使不像 UVB 那樣讓人覺得刺熱,卻仍然會對肌膚造成傷害。UVA 能滲透進皮膚的真皮層,破壞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,導致肌膚老化、色斑產生,還可能引起 DNA 變異,增加皮膚癌的風險。
UVB(中波紫外線)
UVB 通常在早上 9 點到下午 2 點之間最強。它不容易穿透玻璃,主要作用於皮膚表層,會造成曬黑、曬傷等問題,是導致肌膚表面明顯變黑的主因。

UVC(短波紫外線)
UVC 是紫外線中能量最強的一種,但通常會被大氣中的臭氧層吸收,無法到達地表。因此我們平時不太會直接接觸到 UVC。不過,一旦 UVC 真的進入皮膚,會造成嚴重傷害,甚至可能引發皮膚癌。
目前市面上的防曬產品大多不針對 UVC 做防護,因為它不是陽光中主要會影響肌膚的紫外線來源。
SPF 與 PA 是什麼意思?
SPF(Sun Protection Factor)
SPF 是防曬係數,用來表示產品防護 UVB(會讓肌膚曬紅、曬傷)的能力。
SPF 數字越高,防護力越強。通常 SPF 數字乘以 10,就是防曬能維持的時間。例如 SPF 20,大約能保護肌膚 200 分鐘。超過這段時間(或流汗、沾水後)就要重新補擦。
PA(Protection Grade of UVA)
PA 則是防護 UVA(會導致老化、斑點)的等級:
-
PA+
:基本防護 -
PA++
:中等防護 -
PA+++
:高效防護
SPF 與 PA 數值越高雖然防護力越好,但活性成分也越多,對敏感肌可能造成刺激,選擇時建議根據膚質與使用情境來挑選。

防曬的作用原理
物理性防曬
物理性防曬會在肌膚表面形成一層「反射層」,能夠將紫外線直接反射出去,不讓它穿透到皮膚內部。常見的成分有:二氧化鈦(Titanium Dioxide) 和 氧化鋅(Zinc Oxide)。
這種防曬的好處是 擦上去就能立刻發揮作用,不需要等待吸收。不過它容易因為流汗或摩擦而脫落,所以需要頻繁補擦。因為成分溫和,特別適合痘痘肌與敏感肌使用。
化學性防曬
化學性防曬則是 吸收紫外線並轉化成熱能,再將熱釋放出去,來達到防曬的效果。
常見成分包含:Oxybenzone、Avobenzone、Octinoxate、Octocrylene、Octisalate、Homosalate…等。這些成分較容易引發刺激,因此敏感肌或痘痘肌使用時要特別小心。
化學防曬需 塗抹後等待約 15 分鐘,等產品被肌膚吸收後才能有效防曬。
防曬對肌膚的功用
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傷害
隨著臭氧層逐漸變薄,紫外線強度越來越高,外出接觸的有害光線種類也更多。紫外線不僅是造成肌膚老化、曬黑的主因,還可能導致皮膚癌。
此外,紫外線也會破壞保養品中的活性成分,讓你擦再多保養品也無法發揮效果。因此防曬就像是肌膚的第一道防線,能幫你擋下所有外來傷害。

預防肌膚老化的關鍵
研究證實,每天使用防曬的人,肌膚老化的速度平均可比沒有定期使用防曬的人減緩高達 24%。
不只是紫外線,空氣中的污染物、灰塵和各種化學物質也會對肌膚造成傷害,這些外在刺激會破壞皮膚中的膠原蛋白結構,導致鬆弛、下垂,讓細紋與皺紋更加明顯。長期日曬也容易讓肌膚產生暗沉、色斑與雀斑。
所以,每天擦防曬不只是抗紫外線,更是延緩肌膚老化、維持年輕膚況的重要保養步驟。
減少肌膚問題的發生
外在環境不只會讓肌膚老化,也可能引發許多皮膚問題,例如:毛孔堵塞、痘痘滋生、毛孔粗大,進而出現閉鎖性粉刺、發炎痘、黑頭粉刺等各類問題。
此外,紫外線與污染中的化學物質也會讓角質層變薄,使肌膚變得更脆弱、更容易受傷。防曬就像是一道防護網,能幫助肌膚抵抗這些傷害,讓皮膚維持健康、透亮、穩定。

防止曬傷
長時間待在戶外活動,很容易讓肌膚出現泛紅、灼熱感。因此,在出門前擦防曬,可以有效抵擋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傷害。
就算你沒有出門,日常擦防曬依然有助於維持皮膚健康、延緩老化,讓膚況更穩定、更年輕。
睡前到底需不需要擦防曬?
防曬的主要作用是保護肌膚免受太陽光,尤其是紫外線的傷害,像是曬黑、色斑,甚至皮膚癌等。但事實上,晚上六點以後,紫外線幾乎已經微弱到對肌膚沒有明顯威脅,因此睡前是完全不需要再擦防曬的。
全天擦防曬加上外在的髒污、空氣污染,肌膚其實已經很疲憊了。這時候應該讓肌膚好好修復與休息。晚上正確的保養流程應該是:
-
卸妝
-
精華液(serum)
-
修護型乳液或晚霜
這樣才能真正幫助肌膚恢復與再生。睡前再擦防曬不僅沒必要,反而會讓皮膚更有負擔。

使用防曬時應注意的事項
為了讓防曬真正發揮保護效果,以下是幾個重要的小提醒:
1. 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防曬產品
-
根據你的肌膚狀況與用途挑選防曬很關鍵。
-
如果你是敏感肌或皮膚較薄的區域,建議選擇 SPF 25 以上 的防曬。
-
如果你會長時間在戶外活動,則應選擇物理性防曬、SPF 40–50 且 PA+++ 以上的產品,才能有效防護紫外線。
2. 使用的防曬用量要足夠
-
每平方公分的皮膚建議使用 約 2mg 的防曬乳。
-
如果整臉面積估算,大概是一顆 10 元硬幣大小的量。
3. 記得定時補擦
-
即使現在的防曬產品標榜可以持續約 8 小時,但實際上因為流汗、出油、空氣污染等影響,效果會逐漸遞減。
-
建議每隔 3~4 小時補擦一次,尤其在戶外或流汗後。
4. 正確的塗抹方式
-
擠出適量防曬,用手指輕拍或壓按讓防曬均勻推開並吸收。
-
避免像擦乳液那樣來回搓揉,這樣容易讓防曬和皮膚分泌的油脂混合,會降低防護效果。
遵守以上這些原則,才能讓防曬真正發揮保護力,為肌膚築起一道穩固的防線。

以上內容,Dr.W 已經替你解答了「睡前到底要不要擦防曬」這個問題。希望你現在也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。
想了解更多最新的肌膚保養知識,歡迎隨時造訪 Dr.W True Beauty 官方網站!